制作文物保護囊匣大致由兩部分組成,即外盒、內(nèi)囊。這兩部分分別經(jīng)過多道工序加工后,組合成一起成為完整囊匣。
制作文物保護囊匣一般選用如下的材料:
1、草紙板
這是用于外盒、內(nèi)囊的主要框架板材,需要事先計算好尺寸并裁切成標準板材,再把板材粘接在一起成為見棱見角的盒狀體。作為原材料的紙板,它的主要成分是稻草、麥稈、龍須草,將它們混合在一起打漿制得。它含有較多的半纖維素,纖維粗且短,以這種草漿制得的紙板,具有一定的韌性和較高的密度、質(zhì)量,具有一定的抗彎性能。從商店購買的紙板都是單層的,厚約2mm。根據(jù)實際工作需要,從一層至二層、三層、四層、五層、六層草紙板都要經(jīng)常使用。
目前裱糊紙板都是由專門的廠家來做,這些廠家同時兼做瓦楞紙板的裱糊。選用幾層厚的紙板做囊匣外層的板材,一定要根據(jù)文物的大小、形狀、重量、材質(zhì)來決定,再用事先計算好的尺寸來裁切成規(guī)范的板材。每個囊匣的外包裝板材至少需要(帶悶蓋的囊匣)六塊(蓋、底、前后墻、兩側堵頭),內(nèi)囊的板材則選用薄于外盒的板材。這種由多塊板材粘接于一體的盒狀體,具有敦實、堅固、棱角分明、耐穿透、耐沖擊等諸多性能。
2、仿宋錦
囊匣外盒的包裝面料常用有仿宋錦、絲緞、純棉藍布。仿宋錦是我國傳統(tǒng)的絲織品,以蘇、杭兩地的絲織錦為最好,其次還有云錦、蜀錦。在織錦之前經(jīng)緯絲都要預先染色,緯絲的顏色在3種以上,織好的仿宋錦色澤瑰麗,圖案、花紋精致古雅。
3、藍布
是囊匣外層包裝的一種純棉材料,它是用棉線織成的平紋和斜紋2種類型的棉布。這2種布薄厚不一,在使用選擇上,大一點的囊匣多選用斜紋厚布,小一點的囊匣選用薄一點的平紋布。
以仿宋錦或藍布做囊匣的面料,粘貼在囊匣的外層紙板上時,既增加了囊匣的美觀、起到了裝飾作用,更主要的是面料織物粘在囊匣外層上,把各個板塊包裹得嚴嚴實實,各板塊的接口處不會再出現(xiàn)斷裂或開膠的現(xiàn)象。這種囊匣的外盒將是抗擊震動和沖擊的第一道屏障,它可以大大提高文物囊匣的強度。以仿宋錦為面料的囊匣會顯得雍容華貴,以藍布為面料的囊匣更顯出古樸、典雅的風格。
4、絲綢織品
絲綢品具有質(zhì)地柔軟、色彩艷麗的特征。絲綢織物過去通常用天然絲做原料,現(xiàn)代絲綢則有時會選用化學纖維長絲。這種絲綢通常用作于囊匣的內(nèi)襯,顯得光滑、柔軟、易隨形。絲綢類制品襯墊在棉花上面、文物的下面,對文物起到固定和襯托的作用。選擇絲綢的顏色要依據(jù)文物本身的顏色而定,一般應選擇兩者之間反差大,這樣才能對文物起到突出的作用;反之,如果文物和絲綢太靠色,則突出不了文物的特點。絲綢的第2個作用是遮蓋住內(nèi)囊上的棉花,使文物不直接與棉花接觸,保持文物自身的清潔。這種作內(nèi)襯的面料,有時根據(jù)需要還會選擇金絲絨一類的面料。金絲絨表面有絨毛、柔軟、光滑。
由于絨毛平行、整齊,所以能呈現(xiàn)出絲絨所特有的光澤。不論是絲綢還是絲絨都具有良好的彈性和柔軟度,在囊匣內(nèi)部能直到美觀和裝飾的作用、緩沖震動的作用,以至數(shù)百年來長久使用不衰。
5、棉花
在制作囊匣時,棉花是必不可少的原材料之一。它主要承擔著增加文物囊匣彈性、防摔、抗震的緩沖作用。所選用的棉花都是優(yōu)質(zhì)上等棉花,要求它纖維一定要長,層次一定要分明、耐拉伸、易剝離。棉花所放的位置是在內(nèi)屜的上面,絲綢的下面。它不是無序地被堆砌在那里,而是要把棉花先揭開層,根據(jù)文物的特性、大小、重量來決定每層棉花的厚度,然后把揭開的棉花挫成棉花卷(圓柱形)。挫成一定量的棉卷以后,再一層一層有序地緊貼在文物四周碼放,棉卷沿著文物四周碼好后,自然形成一個有形的棉槽,整個內(nèi)囊體即平整又飽滿,還具有相當彈性。這里要闡述的棉花挫成圓柱形實心卷的好處是能使棉花增加彈性和抗拉伸的能力。如果棉花不經(jīng)挫卷加工而只是堆碼在那里,內(nèi)囊不但不會成形,反而會顯得松軟,起不到抗震的作用。經(jīng)試驗,挫成卷的棉花耐拉伸的能力比普通棉片要強幾十倍。這種工藝技術的完整應用,也正是前人經(jīng)過長期反復實驗流傳至今。而且從當今長期應用來看,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實用性、可靠性。
6、骨別子
是用于制作囊匣時的搭扣。當骨別子插入孔套時,蓋子就會緊緊地扣住盒子。這種骨別子的制作原料有象牙、玉、獸骨,可根據(jù)需要選擇不同檔次的材料,現(xiàn)在一般應用的骨別子是由仿象牙白的牛骨制成。
內(nèi)容摘自:王金生,北京故宮博物院,《文物囊匣的制作與研究》,包裝工程,2007.07。